
土撥鼠(groundhog)是旱獺(marmots)的通稱,已知全世界的土撥鼠有15種。其中,灰土撥鼠是少數以高山為棲息地的哺乳動物之一。當灰土撥鼠感受到侵者或潛在的捕食者出現時( 例如:土狼或野狗 )會發出口哨聲似的尖銳高音互相警告,口哨(whistle)正是惠斯勒(Whistler)名稱的由來。
土撥鼠為日行性動物,活動期主要在夏季的早上及下午傍晚,避開陽光強烈的中午時段。在食性上,土撥鼠是草食動物,其食材包括各種蔬菜、禾草、莓果、地衣、苔癬、根、花等等。在夏季活動期間,土撥鼠會大量進食。憑藉其強壯的短腿與擅於挖掘的腳爪,攫取大量食物。土撥鼠的門牙發達,可快速咀嚼切碎食物。因此,可以在短短的夏季期間,累積體內脂肪以備過冬。到了10月,土撥鼠因大量進食的結果而發胖,體重增加一倍,動作遲緩,體型如豬,又因為會發出哨聲,因此被膩稱為”口哨豬”。
土撥鼠於11月進入冬眠期,直到次年至1月間。在此期間,其藉著積聚於體內的大量脂肪,同時配合睡眠降低新陳代謝率,心率下降,心跳從80~100次/分,減至8~10次/分,體溫下降到接近冰點,以度過無法進食的嚴冬。
如前所述,土撥鼠家族有15種之多,分別分布於亞洲、 歐洲、及北美洲。其中,北美地區有六種。平均體重多為4~5公斤。體型最大的為北美土撥鼠,其體重可達10~14公斤。而棲息於黑梳山的灰土撥鼠體型較小,其肩膀和上背覆蓋著灰白色的毛,性喜活動於岩石豐富的高山地帶。土撥鼠也如所有囓齒動物一樣,門牙在一生中不斷地生長。事實上,牠們進食不僅是為了營養,也是為了幫助自己磨牙。
夏季搭纜車上黑梳山與惠斯勒山,可經常看到這些毛絨絨,長相可愛討喜的灰土撥鼠。
友善提醒:探訪問野生動物時,請務必尊重並保持距離觀察
攝 影: 詹靜儀
資料來源: 惠斯勒公園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