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8 五天四夜第二天)
Kaslo曾是林業,農產,礦業的重鎮。

林業(1889–2006):
Kaslo的林業自1889年起便成為當地經濟的支柱。當時,由於鐵路建設需求大量枕木,以及馬車路和人口激增所需的住戶與商業建築,木材需求量極大。到1892年,當地的鋸木廠已經開始日以繼夜地生產木材,為這些需求提供支持。這一狀況持續多年。直到2006年,森林協會獲得對林地的長期管理權,確保可持續的森林資源利用,並結束大規模的伐木活動。
農業:
Kaslo的農業也曾繁榮一時,特別是水果的生產。20世紀初,Kaslo的蘋果、草莓和櫻桃在世界市場上享有盛譽。1909年,Kaslo的櫻桃在倫敦獲得一等獎,1912年,蘋果在芝加哥也獲得一等獎。然而,這一繁榮期未能持久。1933年,小櫻桃病襲擊當地的果園,導致大規模的損失。如今,當地的水果種植已經轉為小規模生產,並且以加工水果為主。
礦業:
Kaslo當地的海狸集團持有礦業特許狀,雖然該集團並未實際開採礦物,但卻引發金屬礦藏的發現,這些礦藏的價值約為3.5億美元。這些發現吸引大量的探礦者來到Kaslo,並帶來一些重要的礦藏發現。

肯博爾紀念中心(Kemball Memorial Center)
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於1912年建成,最初作為法院使用,現今已經轉型為商業共享辦公空間,繼續承載著其歷史的價值,並為現代商業活動提供支持。

Kaslo的城市發展歷程:
1889年: 木業成為Kaslo經濟的主要支柱,並為鎮上的發展奠定基礎。
1891年: 在Kaslo山谷中發現銀礦和鉛礦,帶來新的繁榮。當時,主要的交通工具為手推車和馬車。
1892年: K&S鐵路建設完成,極大促進當地的交通連接與貿易發展。
1893年夏: 白銀價格暴跌,導致金融危機,幾乎使Kaslo破產,並引發大量人口外遷。
1894年: Kaslo升格為城市。隨著礦業和木業的發展,當地的戲劇、藝術、划船、冰壺、曲棍球、棒球、劍道和高爾夫等活動也蓬勃發展。然而,同年發生嚴重的天災,冬季大火幾乎摧毀整個街區。四個月後的夏天,湖水水位上升至建築窗戶頂端,導致小鎮一半地區被洪水淹沒,土地也被湍急的河流撕裂。
1895年: 開始實施道路通行權的分級制度,改善交通基礎設施。
1898年: 建造橫跨K&S軌道的棧橋,進一步促進交通運輸。
1923年: 汽油車開始在鎮上上路,為交通帶來新的改變。
1926年: 鋪設長程道路,改善與外界的聯繫。
此外,省政府曾授予三張特許狀,用於建設礦井鐵路,每完成一英里鐵路建設,企業可獲得10,240英畝土地。這一政策標誌著基礎設施的金融化,並對Kaslo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SS Moyie – 世界上最古老且最完整的載客蒸汽艉輪船
在沒有道路、僅能步行或騎馬的年代,SS Moyie作為一艘鋼框架的堅固蒸汽動力船體,成為當時運輸的重心。它是世界上最古老且最完整的載客艉輪船,長49.3米、寬9.2米。船尾的大明輪與四個大舵透過鏈條連接至駕駛室的大方向盤,這一獨特設計使得航行操作更加靈活。
建造背景與用途:
在1890年代,BC省南部山區的銀、鉛和鋅礦吸引大量礦工和投資者。這些礦產的開發需要大量的設備、物資和礦石運輸,而當時的運輸方式依賴於河流和湖泊。SS Moyie便負責太平洋鐵路(CPR)旗下的運輸任務,主要在Kaslo的Kootenay Lake和Nelson之間運送貨物與乘客。
1906年轉型:
到了1906年,Moyie號轉型為貨運船,並開始充當救援船。其堅固的船體由鋼架結構支撐,外部覆蓋著厚重的木板,這使得它能夠在極端條件下保持穩定,並成功應對庫特尼湖(Kootenay Lake)的多變水情。
退役與歷史保存:
1957年,SS Moyie以象徵性的一美元賣給Kootenay市的歷史協會,並且在次年以歷史遺蹟的身份被搬遷並展示於博物館,成為當地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如今,這艘歷史悠久的蒸汽船依然作為博物館展品,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與歷史愛好者前來參觀,並被列為加拿大的重要文化資產。



Kootenay Lake 是BC省最大的湖泊之一,湖水深邃,彷彿峽灣一般,位於陡峭的山坡間。湖區擁有美麗的海灘、小溪和河口等登陸點,這些自然景觀使得這片湖泊成為一個受人喜愛的旅遊目的地。
Kaslo公園的歷史:
今天的Kaslo公園曾是Ktunaxa和Sinixt兩個原住民民族的聚居地,這裡是他們採摘漿果、曬魚和利用當地黏土製作工具的三角洲地帶。隨著時間的推移,少數非本地的探險家和礦產探勘者也來到此地,開啟與自然資源有關的開發歷程。
在20世紀20至30年代水壩建設之前,Kootenay Lake的水位季節性波動可達9米。即使在今天,湖面仍然受天氣與自然條件的影響,水域的狀況依然難以預測,常常洶湧澎湃。
攝 影:詹靜儀
資料來源:現場解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