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溫Ambleside Park 走訪海番鴨

西溫Ambleside Park 走訪海番鴨

Ambleside Park 是西溫哥華市最著名的公園,它擁有一公里多的海岸步道、遊戲場、運動場、網球場、高爾夫球場以及二個可愛的小池塘。這裡是卑詩省水鴨的良好度冬棲息地 。

在卑詩省海岸常見的海番鴨(Scoter)有三種。最常見者為斑頭海番鴨(Surf Scoter),其次為斑臉海番鴨(Velvet/White-winged/Stejneger’s Scoter),還有黑海番鴨(Common/Black Scoter)。斑頭海番鴨的雄鴨擁有白色的前額與頸背,加上五彩的嘴巴,十分迷人。牠通常生活在沿海水域,最常見於溫哥華島與夏洛特女王島近海的岩岸,覓食貽貝(Mussel)與蛤貝(Clam)。海番鴨較喜歡淺海,水深六公尺以內,如海灘、海峽、海灣、港口與鹹水湖附近。 

斑頭海番鴨(Surf Scoter)

每年自晚秋至早春, 總有上百成千的各種海番鴨,混雜著巴氏鵲鴨(Barrow’s Goldeneye),聚集在内海的瀑布與溪流出口覓食。

巴氏鵲鴨(Barrow’s Goldeneye)

每年的早春,總有相當數量的海番鴨(Scoter) 聚集於太平洋鯡魚(Herring)的產卵地覓食。曾有三十萬隻聚集在 Big Bay 的報告。卑詩省海岸可以說是北美洲,海番鴨最重要的繁殖與棲息地。通常三月底,四月初海番鴨分為幾梯次,分別飛到北極或內陸湖泊繁殖。

一般而言,每對海番鴨產下五至七個蛋,但是至今科學家仍然不完全了解其生活史。

西溫哥華市的Ambleside Park一向以釣魚及捉螃蟹著稱。除了有美麗的海岸與 Capilano 河口美景外,池塘中通常可見各種度冬的水鴨,如環頸潛鴨( Ring Necked Duck )、葡萄胸(綠眉)鴨(American Wigeon)、帆背潛鴨(Canvasback)、大小斑背潛鴨(Scaup)、綠頭鴨 (Mallard)、 鵲鴨(Common Goldeneye) 及巨頭鵲鴨(Bufflehead)。

環頸潛鴨( Ring Necked Duck )

葡萄胸(綠眉)鴨(American Wigeon)

巨頭鵲鴨(Bufflehead)

Ambleside Park的海邊,通常可見斑頭海番鴨(Surf Scoter)、巴氏鵲鴨(Barrow’s Goldeneye)、潛鳥(Loon)、與鸕鶿(Cormorant),還有大溫哥華地區少見的丑鴨(Harlequin)。很值得前去一看。

金寶公園提供自然饗宴

金寶公園提供自然饗宴

金寶河谷(Campbell Valley) 地區公園位於美加邊境,為蘭里市(Langley)最大的野生公園。四周圍繞著山丘與平坦的河谷,它的平緩地形為冰河所形成。其間歷盡滄桑如淘金開礦、移民開墾、耕作、伐木與生態保育的影響。這535公頃的公園擁有歷史,鄉村風貌與野生棲息地等寶貴的文化與資源。

河谷的東西兩側山坡地覆蓋著各種闊葉樹與針葉樹。楓木、西洋鐵杉、道格拉斯冷杉、西洋紅柏與赤楊樹為數種最重要的樹種。新生的闊葉林,大多為赤楊樹與三角葉楊樹。

金寶公園由於有多樣性的生態環境,許多大溫哥華地區的公園不完全能欣賞到的花草,在這裡都找得到。其中較多且引人注目的灌木有浪花樹( Oceanspray )、九重皮 ( Ninebark )、奴塔卡玫瑰( Nootka Rose) 、黑莓( Blackberry )、尖塔木( Hardhack )、橘色忍冬(Orange Honey Suckle)等。

春夏之際, 草原開闊地生長著整片數以千計的白色法國菊(oxeye daisy)、紫色羽扇豆( Lupine)、紅色的野玫瑰( Nootka Rose)、黃色的金鳳花,苜蓿((Clover)、蒲公英(Dandelion), 火生草( Fireweed),泡沫花(Form flower)等。

河谷沿岸的沖積平原森林位於森林與草原 ,溼地的過渡地帶,更提供許多動物最佳棲息場所。其間最可愛的動物就是本地特有的道格拉斯松鼠。它性害羞,愛吃冷杉果,長住針葉林,行動敏捷可愛 ,這裡是少數大溫哥華地區可以見到其蹤影的地方。

夏天,幾種桑果也已成熟,如鮭苺(Salmonberry )、紅接骨木果(Red Elderberry)、紅越橘( Red Huckberry),頂針莓 ( Thimbleberry),榛果 ( Hazelnut )、印地安李 ( Indian Plum)、黑黑色山渣(Howthorn)、黑雙生 苺( Twinberry )。這些果實為野生動物,包括野鳥,的重要食物與營養的來源。同時也是原住民重要的食物與草藥來源。 以紅接骨木果為例,它是卑詩省中部與北住原住民的重要食物,但通常與其他食物一起煮熟來吃,生吃將導致嘔吐,甚至有毒性。它可以作為調味,果凍或釀製為酒。印地安李子常被原住民生吃或曬乾吃,但待ㄔ成熟才好吃,其枝葉可以嚼碎塗於傷口治療。其樹皮可泡茶提神。山楂果也可食用,通常與油脂 一起吃。其樹皮可治性病、清血、強心與消腫 ,木質堅硬,可做手把或武器。人們常拿鮭苺與鮭魚一起食用。頂針莓則常與黑木莓(Rospberry),Blackcapcap 一起曬乾,,放在蛋糕內。
總之,,這些灌木與花草數千年來不僅與大自然各種生命的生長,相互依存,,而且其多樣的特性,為人們帶來許多歡樂與意想不到的好處。我們應該認識它們,珍惜它們。

紅豆杉 Yew

紅豆杉 Yew

文:林聖哲老師
圖:Serena Su

紅豆杉是第四紀冰川遺留下的古老樹種,是一種瀕危植物,生長在北美大洋西北沿岸。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頑強的生命力,使之在地球上已生活了250 多萬年。红豆杉在自然條件下,多見於以红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內,生於山頂多石或瘠薄的土壤上,多呈灌木狀。红豆杉生長緩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長時間以來,世界範圍內還沒有形成大規模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

<紅豆杉的果實>

紫杉醇(學名paclitaxel、商品名 Taxol)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廣譜、強活性、抗癌藥物,具有獨特的抗癌症機理。

紫杉醇是1963 年發現自太平洋紫杉(學名:Taxus brevifolia)的樹皮,其前驅物主要存在紅豆杉屬的植物的木材、

<紅豆杉的樹幹型態>

枝葉、種子中,是一種次生代謝產物。作為抗癌藥物,紫杉醇的分子結構非常複雜,有11個立體中心和一個17碳的四環骨架結構,因此對紫杉醇分子的全合成和半合成引起世界上許多有機合成小組的興趣。

1989年,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Robert A. Holton以可以從歐洲紫杉Taxus baccata中大量提取的10-脫乙醯基巴卡丁為起始原料,完成了紫杉醇的半合成。1992 年爲止共有 30 多個研究組參與到紫杉醇的合成中。這在有機合成史上實屬罕見。1994年,Holton完成了紫杉醇的首次全合成。。

美國食品醫藥管理局 (FDA)1992年批准用於臨床,經證明對多種癌症有療效,尤其是對卵巢癌、乳腺癌的治療獲得成功,治癒率達33%,有效率75%。用美國腫瘤研究所(NEI)所長BRODER的話說:紫杉醇是繼阿黴素、順鉑之後十五年來,人類與各種癌症相抗爭時,療效最好、副作用最小的藥物。同時對肺癌、食道癌也有顯著療效。對腎炎及細小病毒炎症也有明顯抑制。紫杉醇的抗癌機理是紫杉醇能與微管 microtubule 結合,並促進其穩定聚合,抑制癌细胞的有絲分裂,有效阻止癌細胞的增殖。

合成技術的成功,終於不需要再仰賴野生紅豆杉,停止了對野生紅豆杉的破壞。這代表了人類需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在未來,我們也許有機會再從大自然中發現其他疾病的解藥, 再經由科學方法研究,合成,然後大量生產。紅豆杉是很好的例子。

<位於Shaughnessy社區內的紅豆杉>

近期活動